风华秋实五战港交所:上半年只赚83万,演唱会收入骤减
“屡败屡战”的风华风华秋实第五次冲刺港股IPO。 10月12日,秋实港交所官网发布了风华秋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风华秋实)的战港赚万招股书,该公司是交所减一家在中国经营超过10年的音乐娱乐服务供应商,坐拥鹿晗、上半黑豹乐队等知名艺人。演唱截至目前,入骤风华秋实共管理11名音乐艺人及十名练习生艺人。风华 风华秋实曾在2021年1月、秋实2021年9月、战港赚万2021年11月和2022年4月份四次递表港交所,交所减但都上市未果。上半不只是演唱风华秋实,眼下文娱行业的入骤上市都变得更加艰难。 近年来,风华艺人管理行业空前严厉的监管,叠加疫情对文娱行业线下业务的考验,资本进入该行业变得更加谨慎。 演唱会业务不再赚钱 风华秋实的主营业务包括授出音乐版权及录制、演唱会主办及制作以及艺人管理。 目前,授出音乐版权及录制是公司营收的大头,在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间,该业务为公司贡献的营收占比一直在90%以上,且营收在逐年上升。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授出音乐版权及录制产生的收益计算,公司2021年在中国400多家音乐唱片公司中排名第15位,占有约0.6%的市场份额。 做音乐版权业务,音乐库自然是公司的最重要的资产了。自2011年起,公司开始建立音乐库,把歌曲、数字专辑、MV和视频的版权许可给包括腾讯集团、咪咕音乐在内的数字流媒体平台以获得版税收入,音乐库由2018年12月31日的332件音乐作品持续增长至829件音乐作品,涵盖摇滚、流行、流行摇滚、民谣等曲风。 而在2018年,演唱会主办及制作才是公司的最大收入。然而,2019年公司没有为鹿晗举办大型演唱会,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后,演唱会又几乎不能举办。这样一来,近几年演唱会主办及制作业务带来的收入不及公司总收入的5%。 2012年,彼时的北京风华在中国主办了名为《怒放》的摇滚音乐节,共吸引超过4.5万名观众。此后,公司主办及创作了在音乐娱乐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一系列演唱会,包括《树与花》(2021-2013)、黑豹乐队的《三十週年本色演唱会》(2017)、鹿晗的巡回演唱会《Reloaded》及《RE:X》(2016和2018)。 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办及制作27场、27场、0场、2场及0场演唱会、演出或活动。对应的各期收入依次为6073.7万元、180.6万元、0元、51.4万元、71.1万元,营收占比也从2018年的60%跌至如今的1%左右。 业内也不是没有应对办法。从罗大佑到周杰伦,从五月天到刘德华,线上演唱会已经成为近几年演唱会行业的“plan B”。当然,线上演唱会也是风华秋实在做的转型方向。 但是,线上演唱会的收入远不及线下演唱会。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相较于疫情前的线下演唱会,线上演唱会的收入大概会降低近50%甚至更多。尤其是一些现场的广告植入、广告冠名等可能都无法实现,而且线下演唱会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也无法实现。 不过,向凯还是看好线上演唱会的发展。“线上演唱会除了靠广告收入和微薄的线上门票收入以外,还有一个流量支撑。无论是抖音还是腾讯的线上演唱会都获得了很高的流量,而流量是可以变现的。所以说,线上演唱会做好的话,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线上演唱会可以降低很多的成本,也会降低很多的风险,所以我觉得线上演唱会也是值得推广的。” 依赖核心艺人有风险 核心艺人鹿晗一直牵动着公司的营收。2015年,风华秋实签约了当红的鹿晗,鹿晗在2019年续签,合约期限五年。 2018年至2021年,风华秋实分别实现营收1亿元、5560.5万元、7056.1万元、8185.8万元,期内净利润分别为1863万元、1881.8万元、4271.7万元、3325.1万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223.9万元,净利润83.3万元。 公司坦言,2019年出现的业绩大跌是由于2019年没有为鹿晗举办大型演唱会,而且其他艺人在2019年参与的商业活动减少所致。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鹿晗直接为公司贡献的收益金额分别为7009万元、1420万元、1500万元、760万元以及1070万元,分别占总收益约70.9%、25.5%、21.2%、9.3%以及25.2%。 当然,公司因艺人鹿晗产生的采购成本占比也不小。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为鹿晗工作室支付的总采购成本分别占本集团总采购成本的约35.8%、46.1%、29.5%、16.1%及9.2%。 既然风华秋实对鹿晗的依赖如此之大,那如果合约期满后,如果双方并未继续签约,这对风华秋实来说意味着有一定的业绩下滑风险。 风华秋实意识到了该问题。它在招股书中表示,授出音乐版权业务的持续发展是减少对特定艺人依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公司一直持续扩大、拓宽和加强音乐库。2016年起,公司积极探索和培养有才华的艺人来演唱和推销公司的音乐作品。目前,公司已成功与一名音乐艺人订立独家音乐制作合约;此外公司也在引入新鲜血液,例如唱作人王若蕾、李思宇、Oh My Uncle乐队及演员董又霖。 向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其实,我国文娱类公司的主营方向和经营模式都大同小异,一直是依赖于核心艺人,以‘顶流艺人为主、顶流带新人为辅’为经营手段。”除了风华秋实以外,乐华娱乐也高度依赖顶流艺人业务,王一博就是该公司主力之一。 上市艰难的文娱行业何去何从 2022年来,不仅是风华秋实一家文娱公司试图上市,但都不是非常顺利。 8月7日,王一博等顶流明星背后的乐华娱乐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但是,随后不久又暂缓上市。早在2015年9月22日,乐华娱乐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3月22日,乐华娱乐从新三板自愿退市。2018年3月3日,乐华娱乐向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备案上市前辅导。随后,考虑到公司的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公司又在2021年5月26日自愿终止上市辅导。 不过,乐华娱乐的业绩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乐华娱乐营收由2019年的6.3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22亿元,2021年则增至12.90亿元,2019至2021年的复合增速约43%;盈利则由2019年的1.19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2.92亿元,以及2021年的3.35亿元,2019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速约67%。 此外,捆绑“周杰伦”等IP的巨星传奇近日正在第三次冲击上市,此前在2021年9月和2022年3月两次递表港交所失效。 艺人管理行业在近十年间波动较大。2015年左右,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2019年以前,明星频频被爆出“天价片酬”。但近几年来,国家对艺人管理行业监管不断,包括曾经久攻不下的明星天价片酬问题也在近几年得到了平息。 也正是因此,资本进入该行业变得更加谨慎,文娱行业的“吸金”能力或许已经削弱。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确很多机构不再看文娱行业,或者更加注重遵循宏观的政策周期考虑看文娱。但是文娱行业整体也在自我调整,文娱行业需要一些时间,这一轮整合中有些公司也找到了和未来,比如科技主题,文化自信主题结合的方向,另外诸如VR、沉浸娱乐等等,其实也是给文娱公司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向凯则认为,这些年,中国对于顶流艺人的监管,对娱乐行业的整治,让娱乐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净化。所以,流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挤压,这些依靠顶流艺人的娱乐性的公司的经营风险相当大。资本市场越来越不相信流量,也越来越清醒。无论是艺人也好,公司也好,还是要把内容摆在前面才是最主要的。不然光靠这些核心艺人或者是流量艺人做支撑、做背书的话,未来的路也走不长,也走不远,风险是极大的。 “包括风华秋实也好,还是乐华娱乐也好,他们在上市的招股里面,几百次提到明星的名字。相反地,我觉得他们更应该上百次地去提到的是优秀作品,让我们老百姓记忆深刻的这些内容。”向凯建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老虎证券Q3净利润334万美元 新入金客户数同比增23.2%
- 4家券商参与起草,证监会发布两项针对老年人的“手机炒股软件”设计标准!已有券商推出“适老”版APP
- 央行年内首次全面降准0.25%低于预期,专家:未来政策节奏将是“小步快走”
- “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拒诊”,重申生命至上
- 内蒙古赤峰:二胎及以上家庭买二套住房的,按首套政策执行
- 汽油、柴油价格下调,每吨分别降低545元和530元
- 上海机场去年净亏扩大至17亿元,免税店租金收入同比降6成
- 外交部敦促美方个别官员摒弃冷战思维
- 卡森国际11月22日斥资224.62万港元回购510.5万股
- 武汉试点对未检核酸人员赋予灰码
- 锂电板块持续杀跌,宁德时代股价创近10个月新低
- 中金所:关于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交割的通知
- 北交所:为中小企业铺就普惠金融之路 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
- 央行降准!货币政策下一步如何走?专家解读来了
- “港澳药械通”落地一周年 首个试点机构已引进多种临床急需进口药械
- “欧洲还需要俄天然气,但我们要卖给东方了”
- 美国“猎户座”飞船抵达月球
- 大运河江苏宿迁段:强酸坑塘距河岸200米,两次“挂号”督办仍未整改到位
- 普京2021年收入约合人民币78万元
- 瑞达期货:货源偏紧需求向好 尿素价格易涨难跌
- 搜索
-